当前位置:首页 > 热点

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漂浮式项目在北海开工

来源:新华网时间:2025-04-09 11:29阅读量:6762   

我国深远海风电技术迈上新台阶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漂浮式项目在北海开工

4月8日,在位于北海市铁山港区的华电蓝水海洋能源装备制造基地,三峡16兆瓦漂浮式海上风电成套系统示范应用工程项目开工建设。这是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项目,也是我国首个大容量漂浮式风电科研示范工程,标志着我国在深远海风电技术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
国之重器,向海争风。2021年,我国建成首台漂浮式工程“三峡引领号”。时至今日,国内共建设了5台漂浮式海上风电工程样机。本次开工建设的16兆瓦漂浮式项目,除了研发目前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机组及支撑结构,实现关键零部件100%国产化。还研发了包括新材料系泊系统、新型动态压载系统在内的多项新工艺新材料技术。

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刘俊峰表示,16兆瓦漂浮式项目是对“三峡引领号”3年实海验证经验的全面升级,通过新材料、新工艺的规模化应用,将带动叶片、齿轮箱、发电机等全产业链国产化,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,为深远海风电平价上网提供技术支撑与实践探索。

“项目是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漂浮体,在国内外具有很大的关注度和影响力,由于建造周期短,又是首创项目,自然压力困难也很大,我们将通过升级产业装备、优化工艺工法、上下产业链整合等举措,降低项目建造成本,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按期交付项目。”蓝水海洋公司董事长窦建荣表示。

海上风电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正从近海向深远海进军。近年来,自治区党委、政府高度重视海上风电产业发展,明确将海上风电作为自治区“十四五”能源和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。

“铁山港区作为广西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的重要基地,抢抓机遇,科学规划了5000多亩的北海市海上风电零碳产业园区,全面布局海上风电全产业链——上游聚焦原材料及零部件制造,中游涵盖风机整机、海缆生产,下游延伸至海上风电场开发与运营。”铁山港区委副书记、区长熊建华介绍。

随着广西蓝水海洋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建成投产,铁山港区“引龙建链”效应加速显现,目前已吸引三峡集团、金风科技、中车装备、上海电气、东方电缆等头部企业入驻,涉及主机、海缆、叶片、塔筒等多个产品板块,产业集群正加快发展壮大。

免责声明:该文章系本站转载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。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消费建议,仅供读者参考。

最热文章

精选图集